香港水奶|偉哥|事後丸|皮膚藥|減肥針- 香港NOSICKDAY

臉上小黑點不全是粉刺!專家揭秘三種毛孔奧秘

臉上小黑點不全是粉刺!專家揭密三種毛孔奧秘

你是否也曾對著鏡子,煩惱鼻頭或臉頰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點,認定它們就是礙眼的粉刺,恨不得立刻用鼻貼或用力清潔把它們一網打盡?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(食藥署)近期透過「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」粉絲團發布重要提醒:臉上出現的小黑點,並非全是你以為的粉刺!許多我們努力想清除的物質,其實是皮膚正常的代謝產物。了解它們的真面目,才是正確保養的關鍵第一步。

別再誤會了!認識臉上三種常見毛孔現象

食藥署明確指出,臉部常見的毛孔現象主要可區分為三種類型,它們的形成原因、外觀與處理方式大不相同。清楚辨別,才能避免錯誤保養反而傷害肌膚:

  1. 黑頭粉刺:

    • 外觀: 毛孔開口處呈現明顯的黑色或深褐色小點。
    • 成因: 主要是增厚老化的皮脂(油脂)混合了氧化後的角質細胞,堆積在開放的毛囊開口處。當這些混合物暴露在空氣中被氧化,顏色就會變深。
    • 特點: 常見於鼻翼、下巴、額頭等皮脂分泌旺盛的區域。擠壓後,通常會出現「角栓樣」的硬質物質。
    • 處理方向: 著重於溫和去角質,幫助疏通毛孔,避免過度清潔導致肌膚受損。
  2. 白頭粉刺:

    • 外觀: 毛孔開口被一層薄薄的表皮覆蓋住,形成微凸、發亮的小白點或膚色小丘疹。
    • 成因: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角質細胞堆積在「閉鎖」的毛囊內,未接觸到空氣,因此沒有被氧化變黑。
    • 特點: 相較於黑頭粉刺更難擠出。若強行擠壓或不當處理,非常容易引發紅腫、發炎,甚至演變成痘痘或膿皰。
    • 處理方向: 需要角質調理產品幫助代謝,搭配控油,最重要的是「絕對克制」用手擠壓的衝動。
  3. 皮脂管絲:

    • 外觀: 毛孔呈現淡淡的灰白色、淺黃色或極淡的黑色(視角質氧化程度和膚色深淺而定),讓毛孔看起來油油亮亮的。仔細觀察,毛孔內是排列細緻、均勻的絲狀或毛絮狀物質。
    • 成因: 這是完全正常的皮膚生理現象! 是皮脂腺為了滋潤皮膚表面,自然分泌的皮脂,混合了正常代謝的角質細胞,在毛囊開口處形成的柔軟、半固態的細小油脂條。
    • 特點: 食藥署特別強調:「許多人使用鼻貼布拔出的細長油脂條,其實就是皮脂管絲。」它是健康肌膚新陳代謝的自然產物,並非毛孔堵塞或需要清除的瑕疵。
    • 處理方向: 無需特別清除! 溫和清潔與正常保養即可。過度去除反而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更旺盛或傷害毛孔。

皮脂管絲 V.S. 黑頭粉刺:關鍵差異一次看懂

特徵 皮脂管絲 黑頭粉刺
性質 正常皮膚代謝產物 輕微的毛孔堵塞(粉刺)
外觀 毛孔內細緻、均勻的灰白/淡黃/極淡黑絲狀物 明顯的黑色/深褐色硬質小點
觸感 柔軟 較硬實(擠出呈角栓狀)
是否需清除 不需要! 溫和清潔即可 可溫和處理(去角質)
鼻貼拔出的物質 主要就是皮脂管絲 較少被完整拔出(質地較硬)
處理不當後果 過度清除可能刺激油脂分泌或損傷毛孔 不當擠壓易發炎或留下疤痕

正確保養之道:溫和清潔是關鍵,別妄想洗掉粉刺!

面對這些毛孔現象,尤其是常被誤解的皮脂管絲,食藥署特別強調日常清潔的正確觀念:

  • 溫和至上: 洗臉時,務必使用溫水並搭配溫和的洗臉產品。切勿過度用力搓揉皮膚,以為這樣就能把粉刺或油脂「搓」出來。過度清潔會破壞肌膚屏障,導致敏感、乾燥,甚至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,適得其反。
  • 認清洗臉目的: 食藥署粉專明確指出:「洗臉劑的主要功能是清潔肌膚、帶走髒污,而不是洗掉粉刺。」因為無論是黑頭或白頭粉刺,都位於毛囊內部深處,單純依靠洗臉產品停留在皮膚表面的短短時間,是難以深入並完全去除的。洗臉的重點在於清除表面多餘油脂、灰塵、殘妝和老廢角質。
  • 分區保養: 針對不同類型的毛孔問題,採取相應的保養策略:
    • 黑頭粉刺區域: 可適度使用含有水楊酸、果酸(濃度適中)或酵素類的溫和去角質產品,幫助代謝老廢角質,疏通毛孔。頻率不宜過高(一週1-2次),並注意加強保濕和防曬。
    • 白頭粉刺區域: 使用含有溫和角質調理成分(如低濃度水楊酸、杏仁酸)或控油成分的保養品。絕對避免用手擠壓。 若數量多或伴隨發炎,建議諮詢皮膚科醫師。
    • 皮脂管絲明顯區域: 不需特別處理! 做好溫和清潔、適度保濕與防曬即可。請接受這是肌膚的正常狀態,追求完全無毛孔的「水煮蛋肌」是不切實際且可能傷害皮膚的。

常見問題解答 (FAQ)

  1. Q:我用鼻貼拔下來的那些一條條的東西,到底是什麼?需要清除嗎? A:食藥署指出,鼻貼拔下來的細長油脂條,主要成分就是「皮脂管絲」。它是皮膚正常的代謝產物,並非嚴重的毛孔堵塞。不需要特別用鼻貼或撕除式面膜去清除它。過度清除可能刺激毛孔或導致更多油脂分泌。

  2. Q:皮脂管絲看起來也是灰灰黑黑的,跟黑頭粉刺怎麼區分? A:關鍵在於外觀的細緻度與顏色深淺。皮脂管絲是細緻、均勻的絲狀,顏色通常是灰白、淡黃或極淡的黑。黑頭粉刺則是明顯的黑色或深褐色硬點,擠壓會出現硬質的角栓。皮脂管絲讓毛孔看起來是「油亮感」,黑頭粉刺則是「明顯的髒點感」。

  3. Q:既然是正常代謝,那皮脂管絲會自己消失嗎?可以擠嗎? A:皮脂管絲是皮脂腺持續分泌的產物,不會完全消失,這是肌膚正常運作的證明。絕對不建議用手或工具去擠壓。擠壓不僅無法根除(因為會持續分泌),更可能傷害毛孔周圍組織,導致發炎、感染或毛孔粗大。

  4. Q:針對皮脂管絲,日常保養該怎麼做最適合? A:溫和清潔是唯一且最重要的保養。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溫和洗面乳,用溫水輕柔洗淨即可。避免使用強力去油、磨砂顆粒過粗或宣稱能「拔粉刺」的產品。做好基礎保濕與防曬,維持肌膚健康平衡,皮脂管絲的狀況通常會較不明顯。

  5. Q:白頭粉刺自己擠掉比較快,為什麼不要擠? A:白頭粉刺表面有表皮覆蓋,形成閉鎖環境。強行擠壓極易造成表皮破損,使毛囊內的物質(油脂、細菌、角質)進入周圍真皮層,引發劇烈發炎反應(紅、腫、痛),形成更嚴重的痘痘(丘疹、膿皰),甚至留下深層發炎後的色素沉澱(痘疤)或凹洞(痘坑)。處理不當的風險遠高於益處。

  6. Q:食藥署說洗臉洗不掉粉刺,那黑頭粉刺該怎麼辦? A:洗臉確實無法洗掉深層粉刺。對於黑頭粉刺,正確的保養方式是溫和且規律地使用去角質產品(如含有低濃度水楊酸、果酸的化妝水或精華液),幫助軟化、代謝堆積在毛孔開口的氧化角質和皮脂。切勿過度使用或追求立即效果,並務必搭配保濕與防曬。對於頑固或大量的黑頭粉刺,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專業協助(如處方外用藥、專業清理或醫美療程)才是最安全有效的選擇。

本網站所有內容用於介紹健康最新知識和健康教育,並不是廣告內容! 部分文章轉自網絡,所有資料只供參考。所有內容不可視作醫療建議。 服用、購買或使用任何藥物前必須諮詢醫生意見。

立即上NOSICKDAY無病網網上問診,提供註冊西醫線上0診金服務。 享受網上開處方 – 配藥 – 送藥到你手的優質服務(支持智能櫃),解決閣下所需。